别看6月是淡季,纺织广州服装老板手头上的订单还是有的。相比所谓“红五月”而言,不少纺织服装老板六月订单情况要比五月好了不少。
但有订单并不代表纺织服装老板的日子好过,没有利润也只能让工厂维持生产罢了……

有订单、没利润,纺织服装老板苦恼!
受新冠疫情影响,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严重萎缩,纺织品服装部分订单回流到中国,国内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开足马力,满负荷运转,但赚钱似乎比疫情爆发前还难了?
某外贸纺企总经理:“虽然订单不算少,但赚钱却越来越难,对于我们这些中小家纺企业来说,在夹缝中求生存,得动足脑筋。”?

“我们最近接单情况还行,订单量大概可以维持个把月,现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很多客户开的价格很低,低到我们只有微薄的利润,甚至有些都没利润,而且不仅仅一两款面料是这样的情况,多数都是这样,只有少量几款秋冬面料还有利润空间还蛮大的。”一位盛泽地区的纺织老板说道。

通过了解下来,目前市场卖的比较好的面料比如单丝子母条厂家为了赚取微薄利润,将喷气织机车速开到700转/分,也仅能保本,利润十分微薄。其中原料成本2.2元/米,坯布价格目前市场大概在2.8元/米,织造费0.6-0.7元/米,纺织老板只能提高车速来讲亏本降到最低,但是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加快了机器的折旧。
另外一款仿真丝假捻丝也是近期较为火热的面料之一,但是热卖的背后是各厂家低价竞争所产生的,有纺织老板60万米3.2元/米抛售,市场价要3.5元/米。其中净亏18万元,并且经济不景气账款还需两个月才能收回。
经过了去年疫情的影响,其实亏本生产、低价竞争、抛售贱卖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原料价格跌跌涨涨,聚酯工厂的套路也已经“忽悠”不了各位纺织老板了,今天促销明天涨价,真正意义上并没有便宜,稳居高位的原料,市场的不景气,让纺织老板不得不接受坯布价格难以上涨,有订单也没有利润的事实。
不过好在现在市场也并不是所有面料都无利润可赚,还是有几款秋冬面料的热度颇高,并且持续市场较长利润尚可。
原材料大幅涨价,利润被一再摊薄
最近一段时间,国外疫情依然严峻,确有相当部分纺织品服装订单回流到了国内。相比较订单增加带来的喜悦,当前纺织服装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更加让人闹心,因此企业暂时不敢轻易放大产能。在原材料价格暴涨的背景下,下游纺织品服装生产企业再次承压。许多下游企业没有多少议价权,也无法将价格传导给终端客户,“一米纯棉布料从8块7涨到了10块9,一条最普通的纯棉被套批发价就涨了8元,现在又是淡季,生意真的不好做。”最终成为“夹心饼干”,利润被一再摊薄。纺织服装原材料价格飞涨,下游企业不可避免会受到冲击。棉花、棉纱、涤棉纱等价格大涨的压力最终很可能要通过布厂、纺织品企业、采购方等多方分担,单靠某一个环节的大幅提价无法解决,终端各方都需要做出让步。集装箱“一箱难求”,“三座大山”挤压外贸利润
相比较做内销的企业,外贸企业要承受的是原材料和海运费用的夹攻,另外还有来自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海运费用:
去年一个集装箱价格峰值不超过3000美元,最近已经涨到13000美元,海运费用涨价太厉害了。一些航线上涨近10倍,并且仍旧是“一箱难求”。海运价格在两个月内上涨了两倍,进出口成本也随之上升。联合国最新数据显示,全球80%的贸易依靠航运,全球160万海员中有24万来自印度。随着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恶化,海员轮换陷入危机,入境限制进一步加剧了对航运业的冲击,而且短期内这一现状很难缓解,不少船运公司发出进一步涨价的公告。汇率波动:今年四五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较快的升值走势,5月末,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升至6.35元,创近3年新高。签单时汇率是7,结汇的时候是6.5,无形中损失不少。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分析,这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主要国家疫苗接种逐步铺开和大规模扩大内需支持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活动回暖,加之全球线上消费兴起和跨境电商迅速发展,国际货运需求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当前世界不少国家由于受到疫情影响,航运港口依然处于封闭或者说管理混乱的状态之中,导致了国内的集装箱运到海外后,碰到卸货困难和运不回来的难题,加剧了集装箱的短缺。此外,船舶、码头工人和货运司机没有及时扩员等问题逐步积累,都在不断推高海运价格。?外贸企业要高度关注近期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波动较大、海运物流不畅等困难,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开展外贸业务。同时,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会同地方和相关部门综合施策,推动解决这些难题!
市场还处淡季,接单不必慌张
现在的市场状态分为了三种情况,一种是有订单,但是没有利润,这种现象现在占比还是较大的。另一种是没订单的,这也是少数厂家所面临的的窘境,今年虽然行情不乐观,但是真正无单的纺织服装企业还是占少数。最后一种是有订单、有利润的,这样的企业也是占少数的,毕竟现在正处淡季,很多秋冬面料服装的需求尚存,但并没有达到顶峰。
传统淡季6、7、8中的六月已经快要结束,之前预测的六月情况不乐观,订单量骤减现在也是“啪啪打脸”了,虽然利润情况并不让人满意,但订单是一直有持续下达的,并且热销产品也是有的,熬过了6月就等于淡季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一。
去年疫情,到了下半年开始订单开始陆续下达,从八月份开始订单情况就一直处于较好的状态,今年下半年的行情应该也不会让人失望。